起底美国四大反华政客:嘴上喊着主义,心里藏着生意

近来,美国一些反华政客以各种不实之辞攻击抹黑中国,煽动仇华情绪,把中国描绘成美国的一大威胁。

对于这些以“莫须有”罪名攻击中国的美国政客,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中方对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山姆·布朗巴克、联邦参议员马可·卢比奥、泰德·克鲁兹,联邦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实施相应制裁。

20230130101737426

△ 从左至右分别为布朗巴克、卢比奥、克鲁兹和史密斯

此前,美国国务院、财政部依据其国内法对中国新疆政府机构和四名官员实施了制裁。因此,中方的这一举措可以认为是中国所做出的“对等反制”。

被制裁的四名美国人中,布朗巴克曾任堪萨斯州参议员和堪萨斯州州长,卢比奥、克鲁兹是参议员,史密斯是众议员。这四个人尽管年龄和职位不同,但在其政治生涯中却呈现出出奇一致的相似点。

以反华议题发家牟利

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遏制+接触”战略一直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主基调。美国对中国奉行“又打又拉”的两手政策,反华鹰派和亲华鸽派长期同时存在。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美国国力相对衰落,美式霸权主义的“对华焦虑症”与日俱增,美国对华战略逐渐滑向“遏制+竞争”战略。

在这种政治大气候下,美国政府每年划拨大量财政拨款用于支持反华势力和反华组织。获得美国政府扶持的反华组织,把财政拨款转化成政治献金,扶植反华代理人(政客、议员),帮助他们竞选、进行媒体宣传。

作为回报,这些反华政治代言人在其从政过程中,必然会表达强硬对华态度、炒作反华议题、提交反华议案。美国政府再根据这些法案选择反华动作,通过相应的职能部门将更多的财政拨款划拨给研究会、基金会等反华组织。

拿到钱的反华组织为了生存和业务竞争,往往会把资金回馈给有份量的政治人物。如此循环之下,反华资金链条就成了一条莫比乌斯环,大量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源源不断流入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缺乏有效监督的黑金窟窿里。

20230130101740344

△ “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是美国国会于2000年10月成立的独立委员会。近20年间,该机构以“监察中国法治发展和人权”之名,行抹黑造谣之实,堪称美国会炮制的专门“反华委员会”。

在部分无良美国政客眼里,反华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既可以炒作政治热度、提升自身社会知名度,也可以“恰烂钱”、获得额外政治献金。正可谓反华就能博出位,反华就能蹭热度,反华就能拉金主——当一个反华政治明星、何乐而不为?

在这种美式献金政治的利益驱使下,美国政界诞生了一批以反华为生意的政客。套用葛优在《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做生意嘛,不寒碜。” 而1953年出生的史密斯、1956年出生的布朗巴克、1970年出生的克鲁兹、1971年出生的卢比奥(古巴裔),也揣着共同的生意经,一起走到反华一线来。这反华四大政客,在同反华势力勾连上可谓劣迹斑斑。

史密斯号称“反华劳模”,曾为涉疆、涉港等相关议题主持过60多场国会听证会,频繁在媒体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宗教政策。克鲁兹2017年会见过在得克萨斯州过境的蔡英文。卢比奥2011年会见过“藏独”组织头目。而美国“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之所以最终通过并签署成法,布朗巴克则“功不可没”。

20230130101742298

△ 克鲁兹2017年会见在得克萨斯州过境的蔡英文。

这些人之所以对中国态度强硬,频繁炒作反华议题,污蔑攻击中国涉疆、涉港等政策,并不是因为他们和中国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因为“嘴上喊的是主义、心中念的是生意”。反华行为背后的政治经济回报到底有多大,恐怕只有这些人自己清楚。

公然造谣传谣

“我们撒谎、偷盗和欺骗”,这是美国现任国务卿蓬佩奥谈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训练特工时说的话。这句话移植到布朗巴克等反华政客身上,也基本完全吻合。这几个人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和政治献金,在反华问题上罔顾事实、屡屡说谎,已经到了习非成是的地步。

  • 史密斯擅长捕风捉影。2018年,他公然造谣称,“中国关押100多万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国际社会应将其视为危害人类罪”。此人一直拿中国的人权问题大做文章,还起草过很多抹黑中国的议案、修正案和立法。去年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等,就是他的手笔。

20230130101745662

△ 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史密斯在美接见乱港分子黄之锋。

  • 布朗巴克多次接受反华媒体采访,污名化中国治理新疆和宗教政策,著名反华言论“中国已经对信仰宣战”就是出自他之口。4月2日,他又在美国国务院吹风会上公然说谎,蔑称“中国因宗教信仰囚禁了大量人员,包括上百万新疆穆斯林”。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荒诞说法,代表的是“东突”等反华分裂组织的言论和立场。
  • 克鲁兹的说谎成性也是出了名。2019年10月,香港“修例风波”正盛之际,克鲁兹公然赴港声援并密会乱港代表。事后,他还信口雌黄地表示,“在香港没有见到暴力行为”。今年4月,他又在其个人网站发表声明,污蔑中国“隐瞒新冠疫情,打压医务人员、新闻记者和政治异见人士”。更加讽刺的是,近日美国社交媒体曝光他在疫情期间坐飞机不戴口罩的照片后,他辩称自己当时在喝咖啡。然而很快有照片曝出,他在登机前就没有戴口罩,可见说谎已经成了他下意识的本能。
  • 相比之下,卢比奥的反华议题更加广泛。近几年主张封杀中国高科技公司,推动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攻击中国对疫情应对不力、干涉新疆事务等,到处都有卢比奥的身影。去年11月,他还发起了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的所谓的“香港人权和民主法案”。卢比奥当众宣称,美国涉港法案是美国“内政”,认为中方的抗议是“干涉美国内政”,其“神逻辑”简直令人喷饭。

走极端是家常便饭

在美式选举游戏的政治规则下,“不疯魔不成活”。走极端、搏出位、赚眼球,已经成了美国政客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点在这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偏执成性、极端主义,连习惯了美式民主表演的美国人也受不了。

史密斯曾任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主席。2008年8月,他提议美国谷歌、雅虎、微软、思科参加听证会,就与中国政府进行网络数据合作进行说明。当雅虎公司代表辩称公司必须遵循相关国家的法律时,史密斯批评雅虎“不应盲目遵从中国专制政府的要求”。

布朗巴克在任堪萨斯州州长时,为了实践共和党的减税理念,实施了所谓的“红州试验”——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口号、大幅度降低所得税税率。结果,减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数亿美元,造成州预算严重短缺,教育和交通等领域预算被迫压减。

2014年州长选举时,超过100名前任和现任堪萨斯州共和党官员反对布朗巴克连任。而他以微弱票数连任州长后,依然一意孤行,最终赢得了高达66%的反对率,被评价为“最不受欢迎的美国州长之一”。2017年6月,堪萨斯州议会撤销了他的减税政策,颁布了增税法案,布朗巴克因此被迫辞职。

卢比奥作为参议员,也是出了名的“非黑即白”“非左即右”,做出了很多非常荒唐的举动。2014年,他公开反对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展开的美古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反对伊核协议。2019年6月17日,他提交法案要求修改美国国防授权法,禁止中国华为公司通过美国法院向美国企业索要专利费。2019年年底,他提议要求禁止美国联邦基金投资中国企业。这些损人不利己的提议,遭到了美国业界和学界的强烈批评。

20230130101750936

△ 有意思的是,在遭到中国制裁后,卢比奥在推特上博眼球:“中共现在禁止我入境。我猜他们不喜欢我。”美国网民则纷纷跟帖,“他们(中国)不是唯一不喜欢你的人,佛罗里达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你”,“公平地说,很多人都不喜欢你”,“他们认为你是‘病毒’的推动者”……

20230130101753611

△ 无独有偶,被中国点名制裁后,身为得克萨斯州参议员的克鲁兹在社交账号上写道:“好遗憾啊,我本来还想在去过德黑兰后,带着家人去北京过暑假的。”然后,他收获了美国网民的一波抨击——“得克萨斯州今天增加了5655个新病例,而北京8天都没有新病例了”,“他(克鲁兹)如果真去了北京,反倒会比较安全,不会怕感染新冠病毒了”,“我现在宁愿去北京也不愿去得克萨斯”……

作为美国反华政治代言人的前台代表,布朗巴克等四人以极端、狭隘、偏执出名,他们的存在和发迹,不仅无益于美国政治和外交,也是对美国民主政治的亵渎。然而,只要美国不改变对华敌视态度,只要美式政治献金游戏还在,美国政客们的反华政治秀势必还会表演下去。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起底美国四大反华政客:嘴上喊着主义,心里藏着生意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