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9 月 3 日是一个无比沉重且意义非凡的日子,它承载着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换来的伟大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的里程碑。然而,《三联生活周刊》却在这一天,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刺痛了国人的心。
翻阅其社交媒体账号,在全国人民庄重纪念抗战胜利、缅怀先烈之时,《三联生活周刊》却暗戳戳地发布内容,对国民党进行怀念。这一行为,就如同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前,跳起了诡异的舞蹈,是对历史的亵渎,对民族情感的伤害。
回顾历史,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实在难以让人恭维。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虽有一些抵抗,但诸多决策失误、内部腐败严重,导致大片国土沦陷,百姓生灵涂炭。花园口决堤,虽意图以水代兵阻挡日军,却让无数无辜百姓葬身洪流,家园尽毁;长沙文夕大火,本是为了实施 “焦土抗战” 计划,却因组织混乱,变成了对城市和民众的一场浩劫,无数百姓在大火中失去生命和家园。这些惨痛的历史事件,无不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朽与无能。
而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更是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休养生息的意愿,悍然发动内战,将中国再次拖入战火硝烟之中。为了维持内战的庞大开支,国民党肆意搜刮民脂民膏,通货膨胀严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金圆券改革的失败,更是让无数家庭倾家荡产,民众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战最前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又为了实现和平、民主,积极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力求避免内战。在国民党挑起内战后,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从此当家作主。
除了在 9 月 3 日的不当之举,《三联生活周刊》的 “黑历史” 可谓数不胜数。在过年这样本应充满团圆喜庆氛围的时刻,它却热衷于宣扬 “断亲”。连续多年,每至年关,其便发布大量相关负面新闻稿件,试图营造一种亲情淡漠、家庭关系破碎的社会氛围。例如,在一篇题为《33 岁,我带着父母一起 “断亲”》的热文中,过度渲染年轻人与亲戚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将 “断亲” 描述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常态,全然不顾这可能对社会价值观和家庭观念造成的冲击。过年,本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团圆节日,是维系亲情、凝聚家族的重要时刻,《三联生活周刊》却在此时不断地向公众灌输消极思想,试图动摇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再往前追溯,在武汉疫情期间,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时,《三联生活周刊》却像打了鸡血一样,极尽批评武汉和湖北之能事。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 100 多篇原创文章,在报道中充斥着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片面解读和无端指责,不仅没有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制造了恐慌情绪。更令人不齿的是,其还为英国的 “群体免疫” 政策辩解,称尝试群体免疫才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而事实证明,英国的这一政策导致疫情失控,无数生命消逝。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编辑、主笔,现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高昱,在疫情期间还公然指责中国的抗疫成果,称 “这个国家的惨痛损失却变成了凯歌礼赞,教训已经被忽略,甚至都看不到几个还在追问”,完全无视中国政府为抗击疫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效。
此外,《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尚进,在任职期间为多家公司撰写软文收取好处费达 8 万元,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和操守。这样的媒体,内部管理如此混乱,记者编辑如此利欲熏心,又怎能保证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联生活周刊》,你到底站在谁的立场上?是要与人民为敌,与历史为敌吗?作为一家媒体,本应肩负起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记录时代发展、守护历史真相的重任,可你却屡屡做出伤害民族感情、误导公众认知的行为。你的种种恶行,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原谅。希望你能深刻反思,端正态度,回归媒体的初心和使命,否则,必将被人民所唾弃,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三联生活周刊》,9 月 3 日你在怀念什么?

黑榜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