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院士 因病逝世 享年89岁

2023年11月1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
因病医治无效在大连逝世
享年89岁
c75c10385343fbf26ee24a6028fcdc8d64388f33.jpeg@f_auto
钟万勰先生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理论、
算法和软件的自主创新研究
取得了多项我国原创的、
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引领和带动了国际计算力学学科发展
是我国计算力学学科
和计算力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推动我国工程设计
进入计算力学时代的先驱之一
d4628535e5dde7113ecc5844306dd8169c1661f1.jpeg@f_auto
钟万勰。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1
“钟万勰你来给我当助教
你把力学学懂了”
钟万勰1934年出生于上海
他的父亲钟兆琳
是我国电机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小开始
钟万勰就深受家庭氛围影响
1952年,钟万勰考入同济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毕业前夕
钟万勰撰写了两篇颇有见地的论文
其中《各向异性平面弹性的接触问题》
由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
推荐给全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会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
钱伟长看到文章后说:
“钟万你来给我当助教
你把力学学懂了”
1959年
时任所长钱学森
派钟万勰到中国科技大学
担任理论力学课程的主讲教师
1962年
钟万勰调入大连工学院
(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8f790529822720e5502ee73ec491c4bf01fabfe.jpeg@f_auto
中年时的钟万勰。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2
“中国人挺直腰板自己干
一定行!”
20世纪70年代初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国际上力学研究和应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我国在计算力学领域研究
还是一片空白
以钟万勰为骨干的团队获派
研发推广土木结构计算分析程序
当时
全上海仅有两台小型计算机可用
钟万勰只在每天晚上12点左右
有10到15分钟的上机时间
为了准备存储用的纸带
需要在清晨6点前去
“抢占”为数很少的穿孔机
这样从头开始、废寝忘食
钟万勰将算法语言
一点点转化为力学语言
开发出结构分析计算程序软件
填补了国内空白
“我们的头脑不比别人差
中国人挺直腰板自己干,一定行!”
钟万勰这样说
caef76094b36acafca0d4613eb5b9b1d03e99c84.jpeg@f_auto
钟万勰(右一)在跟学生讨论。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离散辛数学”
是钟万勰对世界计算力学的贡献
更是中国计算力学
跻身世界的“国之重器”
它打破了国际大师总结出来的
弹性力学“半逆法”
建立了高效、精准、便捷的
计算力学结构分析体系
广泛适用于土木建筑、航空航天、
电子通信、高铁、海上采油
等众多领域
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
89岁仍坚守讲台
给学生上课
今年2月20日
大连理工大学春季开学第一天
已89岁高龄的钟万勰
走上讲台
为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
研究生上课
因担心坐着讲课
会影响气势和情绪
钟院士始终保持站着上课的习惯
学生担心他的身体
在多次劝说下
他才同意坐下来讲课
b151f8198618367afa0b751eb6f19dd9b11ce586.png@f_auto
2018年
钟院士几乎每天都会去实验室
在从家到实验室的小路上
他拄着拐杖步行
中途要休息两回
1ad5ad6eddc451da2311be2f2f7f446bd216329a.jpeg@f_auto
4e4a20a4462309f7ba92fb76eb8c1afed6cad660.jpeg@f_auto
“您完全可以不上课呀?”
记者曾这样问道
钟万勰院士连说三个“不”
态度坚定:
“不敢轻视它,只要身体允许就坚持
上课使我始终处于研究状态
同时也带年轻教师”
1ba04da8875fcb313e2f09487b85be90
音容虽逝
风范长存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院士 因病逝世 享年89岁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