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那些封侯拜相的事儿了,每个将领的战功都是建立在无数牺牲的基础上的。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要赢得胜利就得有无数将士的付出。所以咱们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别忘了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过生命的英雄们。
刘和平这位大编剧的抗战大片《援军明日到达》还没上映呢,就已经火得一塌糊涂,可这火啊,说实话,确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援军明日到达》里头,于和伟可是大主演,他演的是衡阳保卫战里那第十军的军长方先觉。看片方放出来的宣传照,还有演员们的咖位,方先觉这个角色肯定是片里的重头戏,特受重视。
《援军明日到达》因为方先觉一角在网上掀起巨大风波,导致电影前景变得不明朗。

一、谈谈历史上的方先觉
方先觉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凭借出色表现受到卫立煌的青睐,升职迅速。他在同届同学中脱颖而出,率先晋升为军长,甚至早于许多黄埔一期的学长。他的成就和速度在同期中堪称佼佼者。
方先觉升职快,一方面得益于贵人扶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无论是进攻南昌起义部队,还是围剿根据地,从长城抗战到平息福建事变,他都积极参与。在抗战爆发时,他已经是团长,内战外战都有他的身影,这样的经历为他升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战一打响,方先觉多次上战场,战功赫赫。到1942年,他当上了第10军的军长。可1943年,长沙会战时候,他和上司薛岳吵了起来,薛岳就撤了他的职。好在老长官李玉堂挺他,还有全军士兵的支持,他暂时保住了军长的位置。
1944年,方先觉将军带领军队在衡阳保卫战中重创日军,算是豫湘桂大溃败中难得的胜利。然而,就在战斗即将结束时,方先觉却与日军签订了停战协议,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二、关于投降的争论
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的行为——投降、被俘还是停战,一直是历史上的争议点。电影《援军明日达到》即将上映,网上对此的讨论更是热烈。大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定位上。
方先觉和他率领的第10军将士在衡阳坚守了四十多天,仅凭一己之力与日军激战,重创敌军,这样的英勇战绩绝对值得肯定,他的功劳是不容忽视的。
不过,方先觉确实没坚持到底,和日军停战也是事实。说他主动投降并不是瞎猜,这些说法主要都来自国民党方面的资料。

对方先觉带兵投降的事儿,当时有个叫饶少伟的师长,他原本是主张突围的,但被上面给否了。这饶少伟后来回忆说,投降这事儿,第三师是头一个举白旗的,他们的师长周庆祥投降得最起劲儿。
周庆祥的部队打出白旗放弃抵抗,其他阵地的兄弟部队见大势已去,加上对援军不来的愤怒,方先觉决定投降。他的老部下预10师师长葛先才也支持这个决定,而第190师师长容有略则选择了跟风。大家都觉得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近年来,网上有声音质疑饶少伟的回忆,觉得他是在故意黑方先觉。但徐永昌上将的日记里,记录了190师569团团长梁子超脱险后的报告,这可以证明饶少伟的回忆是真的。所以,方先觉并没有诈降,他真的变节了。
一些网友觉得,如果方先觉真的投降了日军,那重庆方面肯定不会大力宣传他,更别提给他返回重庆后的那种大荣誉了。毕竟投降这种事,肯定会被大家唾弃的。
咱们得看看那时候的世界局势,1944年二战打得火热,全球都在反攻,可咱中国战场却出现了大败仗,这让特别在乎国际面子的老蒋气得不轻。而衡阳保卫战呢,算是那次大败仗里的一丝亮光了。为了宣传和提升形象,老蒋就决定先不提方先觉投降的事,而是使劲儿宣传他和第10军的英勇表现。

老蒋最终知道了衡阳保卫战停战的真相,他对方先觉等五位军师主官的处理方式,确实能看出他的态度和想法。这事情挺重要的,值得一说。
方先觉,这位曾经备受瞩目的将领,在解放战争战场上却未能继续发光发热。尽管他能力出众,但并未得到重用。他担任的整编师师长和第10军军长职位,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在巨金鱼战役失利后,方先觉的职务逐渐边缘化,影响力逐渐减弱。直到1968年,他退出现役时,军衔仍停留在中将。
衡阳保卫战时,周庆祥是首个提议投降的人,因此被老蒋记恨。解放战争中,他和方先觉一样都是整编师师长。某次战役失利后,周庆祥竟被迅速判处死刑,这在黄埔同期毕业生中可谓少有。

葛先才明确表态支持投降计划后,战后他接到老蒋的命令,前往衡阳为牺牲的将士们收殓遗骸。在解放战争中,葛先才虽担任过旅长和师长,但他并未获得升职,反而逐渐被边缘化。
容有略在抗战胜利后,由于曾经的投降经历,竟然顺利晋升为中将。他后来还担任过副军长和军长等要职,明显是得到了重用和升职的机会。这可真让人惊讶,没想到随大流投降的人还能有这样的好结局。
饶少伟主张果断突围,抗战胜利前他就升职为副军长,是衡阳保卫战中五位主官中首个获得晋升重用的。他的决策和表现赢得了认可,为他赢得了这一重要的晋升机会。
老蒋战后对五位军事主官的处理,明显反映出他内心的真实态度。虽然因为形象和宣传的需要,他表面上会给予嘉奖,但事后总会找各种理由秋后算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国民政府对方先觉等人其实存在不小的不满。

三、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方先觉。
关于方先觉是否投降确实有争议,但无论真相如何,有几个关键事实是明确的:
方先觉确实领导军队重创了侵略者,但他并没有战斗到最后一刻。在自己的国土上,他与侵略者达成和议,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方先觉并未与数千伤兵共进退,尽管外界普遍认为他因救伤兵而投降,但事实上,他和几位师长都先后逃离了战场。这些伤兵最终被迫留在了日军手中,许多人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许多历史资料都显示,方先觉在投降协议草案中提到想去南京汪伪政府。有些人觉得这是他的伪装投降手段,但现在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点。虽然有些争议,但这份投降协议是真实存在的。

方先觉在抗战中贡献显著,但投降争议自1944年起就未平息,持续半个多世纪。这样的历史人物争议大,不太适合作为主旋律抗战电影的主角。虽然可以拍,但不应过分强调其正面形象。
不强调方先觉的话,那《援军明日达到》这部反映衡阳保卫战的作品,到底该突出谁呢?
浴血奋战的勇士们、经历战火洗礼的衡阳城,以及无私支援抗战的衡阳百姓,他们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英雄和主角。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援军明日到达》有重大问题,投降存在争议,不应突出方先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