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INI 冰激凌造成的“惨案”

在这件事之前,世界上最贵的冰激凌一份也不过是一两百块钱,但在这之后,世界上最贵的冰激凌应该毫无悬念的归属宝马MiNi,因为冰激凌时间,宝马股票下跌3.62%,市值蒸发21.3亿欧元,折合人民163亿。如果这些钱用来买冰激凌估计够现场看车展的人吃几十年吧?但就是这样一盒不起眼的冰激凌,彻底撕开了宝马一直以来的伪善面纱。

事情的起因大家都知道了。

上海车展期间宝马MiNi展台赠送冰激凌活动,不管是以前说的用什么APP申请也好还是现场发放也好,中国人去领的时候告诉没了,发完了(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说需要APP申请才能领,而是说发完了,所以洗地说什么需要提前预约的可以滚了),当外国人去的时候,工作人员满脸谄媚的送上,而且还热情的介绍。

这一视频被发到网上之后,网友们集体暴动了,看似浓眉大眼的宝马,一边说宝马的家在中国,一边转头就搞歧视、玩双标?兼职是“不当人子”!

迫于舆论压力,宝马连续出来道歉,尤其是第二次道歉被媒体称之为公关史上的史诗级灾难。

宝马MINI现在再次道歉,并说明展台“冰淇淋只给老外,不给中国人”的理由,就是这些冰淇淋本来有一部分是预留给员工的,似乎说自己并没有错?

仔细分析,还真是公关上的史诗级灾难。因为,哪怕官方所言属实,也要知道“顾客是上帝”的道理,访客到展台要冰淇淋没要到,自己的员工却可以随便吃,展出的难道是“员工是上帝”的文化吗?不管是哪一家公司,如果重视客户体验,必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作为礼仪人员,要有基本的“礼仪”,顾客要冰淇淋,姑且不说这些冰淇淋是留给谁的,给一个访客难道会受到公司的责难吗?而且,工作人员并不是说“对不起,这是预留给员工的”,而是说“没有”,这不是骗人吗?

宝马MINI称“事件当中的两位礼仪小姐姐也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可不可以请大家给她们多点宽容和空间?”请注意,这里用的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这个问号,就有怪罪舆论的意思,说大家不宽容她们?

其实,这个解释也是驴头不对马嘴。舆论批判的,是宝马MINI对访客的态度,虽然有个别人将矛头指向了两位工作人员,但不得不说,不管两位工作人员是谁,都是代表公司形象的,出了问题也是公司的责任。既然公司承认“流程的疏忽和管理的不细致”,为什么要拿两位工作人员说事呢?这是拿小姐姐博同情吗?所以,宝马MINI看起来是为两位工作人员说话,维护她们,其实是变相甩锅,转移矛盾和视线,所以,这个最新的说明,堪称公关上的史诗级灾难。

“老外”是访客还是员工,并不那么重要。如果确定是员工,有员工胸牌为证,第一次具体说明就好了,难道他们是不是员工,还要调查整整一天?礼仪人员是不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也不重要。对冰淇淋如何处理,她们应该是接收到了指示,在按章办事,或许就是临场应对不灵活而已。

事情的根本,就是宝马MINI要拿出诚意反省自己,把“流程的疏忽和管理的不细致”的责任承担起来,用实际行动挽回负面影响就好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是吗?

随后的事情发展越发魔幻。

先是宝马MINI发文称那俩姑娘不是他们的员工,随后又有人爆料那俩人已经离职,随后宝马又称她们是临时工,不是开除,是工作结束。

很难想象这种公关是宝马这种大公司做的,非要去辩解,努力想证明这事跟他们没关系,先不说能不能洗干净,这时候十八个姿势的甩锅,除了能证明宝马MINI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还能证明什么?

今天网上出现一大批洗地的帖子,说什么女儿/侄女是卖车的,然后如何如何。

这事儿到底是不是宝马MINI干的也存疑,最起码我个人觉得稍微有点脑子都不会这么洗,不排除竞争对手趁乱带节奏,”趁他病要他命“,火上浇油才能彻底把对手送上绝路。同时也不排除一些自媒体营销号趁机蹭热点,流量费那也是钱啊!

不管怎么说,宝马MINI这一波是血亏,好容易攒下来的路人缘被一盒冰激凌败的干干净净,之后又一个昏招接一个昏招,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宝马MINI 冰激凌造成的“惨案”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