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事件评析

​​​不断有朋友艾特我,让我聊聊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我不知道真相,仅从逻辑角度,发表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这个事情的本质,是孩子究竟是怎么死的?

从逻辑上来推论,孩子的死亡无外乎是三种可能性:一是自杀;二是他杀;三是意外。

如果是自杀或者意外坠楼死亡的话,估计大家没啥可激动的。所以,这种情形暂且不聊。

我来假设一种最坏的情形,即他杀。

那么,如果是他杀的话,可能的凶手是谁?

由于案发现场在学校,所以可能的凶手只有两类:一类是老师,另一类是同学。

目前的舆论导向,完全没有在同学身上。我觉得同学之间作案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暂时不聊。

因此,如果是他杀的话,最大的嫌疑对象是老师。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可能的杀人动机。

如果是老师杀人的话,可能的动机是什么?

目前网上的部分舆论导向是,因为某个老师为了自己孩子的出国留学名额,所以动了杀机。

这个说法存在以下几个硬伤:

1、如果这个老师真的因为这个原因,要杀掉这个学生,为自己孩子挤出出国留学名额,则这种作案手法太过于拙劣甚至脑残。

光天化日之下当众杀人,这是需要多大的无知和勇气,才能做到的事情。

大家可以去翻一下真实的涉黑组织,是如何杀人的。

基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种是雇凶杀人。自己不动手,找“专业人士”来动手,杀人于无形。人被杀后,有的连尸体都找不到,证据链也完全缺失,办案人员要费老大劲,才能把这些案件锁定。

一种是偷摸杀人。把人骗到宾馆或出租屋,然后逼迫别人给钱或者干别的事,如果不成的话,就把人偷摸杀死,尸体扔荒郊野外或者海里。

我最早执业时,听过真实的故事,有人欠了高利贷不还,被放高利贷的骗到宾馆,写下借条,然后半夜开车到海边,说还不还钱,不还就把人扔海里,把欠债的人吓的尿裤子。

一种是群殴杀人。不同团伙持械斗殴,刀棍不长眼,直接把对方斗殴的人杀死或砍死。这种杀人方式最笨,因为你前脚刚把人打死,后脚就被警察抓起来,证据确凿,然后妥妥死刑,等着跟对方一同见阎王。

一种是持枪拒捕杀人。这种主要是毒贩,杀的是警察。因为中国的法律太严苛,贩毒很容被判处死刑,所以毒贩基本都带枪,遇到警察直接开枪拒捕,反正被逮到后也是死,不如打死警察逃生。

还从来没见过为了自己孩子出国留学,光天化日之下当众把班里学生杀死的情形。

这种作案手段和智商,基本和前述当街群殴杀人,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当街群殴杀人的人,一般都是没啥文化的低智商罪犯。作为老师来讲,智商应该比他们要高好几个段位。

这种低智商作案方式,不符合老师的身份。

2、大白天当众杀人的作案方式,作案后所受的惩罚风险,明显大于可能的潜在收益,不符合常理。

如前所述,大白天当众杀人,一下子就暴露了,后边妥妥的等着坐牢或者死刑。

如果这个老师的作案目的,是为了将别人孩子挤出名额,而把自己孩子挤进名额,则他在心态上,是有着非常浓厚的爱子之心的。

那么,他一定会想到,如果自己坐牢了,则孩子就没了一位父(母)的陪伴。这种后果,和他的爱子之心,是相矛盾的。

而且,如果事情败露,他的孩子还能得到这个非法名额吗?

肯定不会。

因此,大白天当众杀人,不但会害了自己,还会让自己孩子得不到任何好处。这种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除非脑袋被驴踢了。

3、出国留学真的需要名额吗?

我也是出过国留过学的人。我当年出国时,唯一跟学校有点关联的事情,就是到学校开了一张成绩证明,用来申请国外大学之用。

我从来没有听过出国留学名额这个词。

能不能出国留学,主要看国外的大学是不是录取你,跟自己所在的国内学校,似乎没啥关系。

正如赵立坚所说,中国来去自由。

你如果想出国,只要别的国家愿意给你签证,愿意让你到他的国家去读书,你买张机票就走了。没人拦你。

当然,我当时是自费留学。如果你是公费的话,一般是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经费。而这个留学基金委是教育部下属的机构,不属于成都地方管辖,不太可能受成都当地49中的影响。

所以,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出国留学名额”,去杀害自己班里的学生,这个逻辑有点神奇。

从逻辑上来说,网传的老师为了自己孩子出国留学名额,而蓄意杀害别人孩子的说法,我认为是不能成立的。

你要是说,老师因为言辞激烈的批评了学生,导致学生一时没想开,跳楼自杀,倒是存在现实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从法律角度来讲,属于学生自杀,而不是他杀。

老师可能具有一定过错,但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杀人凶手。

但你要是说,老师为了出国名额,就把自己班里学生蓄意谋杀了,这种说法太过于荒谬。

二、政府的职责和可能的最大过错,是什么?

政府的职责是通过证据排查案件,寻找可能的杀人凶手(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话)。但政府本身不是杀人凶手。

我看有些舆论不断塑造受害人弱势形象,用各种煽情的方式,把政府塑造成典型的暗黑人设。让大家对政府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对可能的“凶手”的厌恶程度。

这种绝对对立的方式,有点奇怪。

这个事件发展到现在,基本已经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太相信政府会颠倒黑白,用自己执政地位,去保一个地方学校老师的存在,如果他是凶手的话。

这完全不对称。

用一句可能比较世俗又略带难听的话来讲,作为一个地方不知名学校的不知名老师,他何德何能要让国家,用整个体制的政治信誉,为他的个人前途做赌注?

这不符合基本的逻辑。

网络上一些舆论导向,不断把当地政府推向对立面,似乎当地政府在有意包庇这件事情,我认为在当前的舆论态势下,没有逻辑可言。

任何一个决策者,如果站在目前的舆论态势下,只要发现地方政府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存在违规之处,估计都会毫不犹豫的处罚。

别说是地方学校的一个老师了,哪怕是成都市市长,要是在处理这件事情过程中有问题,估计也被拿下了。

从疫情爆发至今,被拿下的高官还少吗?

省部级的说免就被免了,何况你一个地市级的,更何况你一个连级别都没有的学校老师。

在目前情况下,为了包庇一个老师而惹众怒,没有基本的逻辑。

三、当地政府为啥出台这么简陋的声明?

当地政府到现在为止,发了两个声明,内容确实不多。具体内容我估计大家都看过,就不重复了。

从逻辑上来讲,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不一定完全正确,供大家参考:

1、受限于地方执政团队的水平和能力。

中国很大,地方政府非常多,全国总计有大约1600多个县。

从人才配比角度来看,最优秀的人才都去了北上广,然后是东部省会,然后是东部发达城市,然后是中西部省会,然后是中西部发达城市,以此类推。

成都这个城市,相比北京而言生活节奏很慢,麻将是当地一大特色。

在这样一个总体趋稳的城市,你没有办法吸引到中国的顶尖人才。我觉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不太相信地方办案机关会有意伪造证据,发布虚假声明。因为这样做的话,对整个地方政府的政治风险,都太大了。

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执政水平和能力,导致无法在对外响应方面,满足全中国的舆论需求,可能也是一个事实。

2、存在一些难言之隐。

看到联合调查组的通报,其中提到未发现老师有体罚、辱骂的情况,也没有校园霸凌。那么,这个学生为啥要跳楼?

我不知道。

全中国的舆论炮火,都在猛烈批评当地政府,认为他们披露的信息太少。

但是,他们的第二次通报内容,居然比第一次还要少,为什么?

是为了故意顶风惹怒众多网友,还是为了保护某个无辜之人?

我不知道。

3、详细的案情通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有人拿2017年泸州泸县太伏中学某学生死亡的通报,来与这个通报做对比。

坦白讲,泸州那个通报,确实非常详细。不但把整个过程描述的十分清楚,还图文并茂,重点部分还用红色笔圈了出来,堪称通报经典。

不过,这么详细的通报,是需要时间的。

这么一份有事实、有证据、讲逻辑、讲法律的通报,光起草撰写和审核定稿,估计就至少需要一天时间。

一天时间还得在有写作高手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要是朝中无能人,则可能一天时间都写不完。

但这个事件,发生至今才两三天时间。在这两三天时间里,警方需要调查取证、调阅监控、提取书证等,肯定写不完。

而且,详细通报不能有偏差,需要做到非常准确的程度,这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各个细节的反复核查和确认等工作。

所以,估计还得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来详细通报。

四、关于监控。

虽然很多人在微博反复询问,为啥不公开监控视频。但是,如果受害家属自己不公开,警方和学校是不会公开的。

因为视频内容涉及受害者隐私,且受害人是未成年人,不能随便公开。

而且,如果这是一个刑事案件的话,则更不能公开。

别说公安不能公开,就连辩护律师都不能随便公开。在刑事侦查阶段的证据,都是不能公开的。

这种法律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案件当事人和其他人串供。

当然,如果监控正好缺失了一段,则这个事情确实会让人感到奇怪,应该好好查查。

五、关于警方不许到学校门口围观的事情。

我看到网上有些声音传出来,说警方不允许别人到学校门口围观。如果此事属实,我不知道警方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但大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即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

对于失去孩子的这位母亲来讲,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但对于其他很多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他们也是无辜的。

维权,不能侵犯别人合法权益,这是一个成熟公民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别人声张正义,也不能侵犯其他人合法权益,这也是一个成熟公民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估计现在当地政府压力非常大。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成为一个群体政治事件。网上现在传播着各种各样渲染情绪的文章,利用人性对未知的恐惧,不断放大群体的恐惧。

比如,有篇文章的标题是,警惕全社会正在滑向掩盖真相死不认错的边缘。

啥叫“全社会”?

中国这么大,有14亿人口,1600多个县,其中有高学历人群,也有低学历人群,有高水平地方政府,也有低水平地方政府,你看见有人随地吐了一口痰,然后就痛心疾首的表示,中国人素质真差。

这是什么逻辑?

即便真的有人掩盖真相,那也不是“全社会”掩盖真相。要是全社会都在掩盖真相,这个社会得乱成什么样了,你我还能活吗?

从概率上来讲,一个社会如果有30%的人都是坏人,则这个社会就可能会混乱不堪。我们全民上下一心,抗疫成功的事情,也绝不可能发生。

所以,在我看来,无限放大恐慌,才是最大的恶。

结尾:

互联网时代给中国政府的最大挑战,可能不是信息公开,而是整个执政团队水平的全国一盘棋。

网友不会管你事情是发生在北京、上海、成都,还是某个三四线小城市,甚至是偏僻农村。只要发生了,就会用统一的最高标准,要求当地政府近乎完美地处理好并回复好所发生的事件。

可是,在这全国1600多个县里边,有的是优等生,有的是差生,我觉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市场经济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同,人才配比也不同,导致各地执政团队水平也不同。

但是,舆论会把差生的表现,直接贴到整个执政团队身上。

这也让木桶的短板理论,在中国政府身上,印证的非常明显。

我觉得,这是中国政府执政团队,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的观点,没有契合舆论浪潮的风向,只是自己的一些思考,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成都49中事件评析

赞 (1)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