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报》主编孙冉,其父是“中日夏令营”的作者孙云晓。
【东方新报】11月52名小学生乘坐的修学旅行中的小型船在濑户内海沉没,全体人员被救助的新闻中,中国“中国的孩子不能游泳,团体行动也不能采取”“应该学习日本的体育教育”等惊讶的声音高涨。
事故发生在上月19日傍晚香川县坂出市的海上。漂流物撞到小型船只而浸水。儿童按照船长们的指示穿着救生衣,移动到甲板上。船的大半沉下去后,跳入海里,抓住浮起等待救助,被附近的渔船和高松海上保安部的巡逻艇救助。最初赶到的渔船向儿童呼吁“按顺序游过来”时,儿童没有互相推挤,而是游到渔船上。
中国共产党年轻精英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 《中国青年报》于本月8日报道,“在日本发生的沉没事故在半个月后的今天仍在中国引起关注”。“儿童们跳进海里后,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等待救助”,并对中国的孩子是否能采取同样的行动提出了疑问。“在冰冷的海水中,有能够长期保持的身体能力,还是在突然的事态中进行了自己保护自己生命的训练呢?”。
其他中国媒体也报道了日本的体育教育。首先,“日本的小学法律规定设置游泳池,在世界上也很少见,所有儿童从小就接受游泳课”的指摘引人注目。另外,“日本的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强化体力。为了让班级分成红白,团结一致以胜利为目标,学习团体行动也是目的”“运动会上也有很多重视拔河和两人三脚等协调性的项目”。
另外,在这次沉没事故中,擅长游泳的儿童向伙伴们呼吁“我先跳下去,你也要加油”,称赞互相帮助的精神和全体救助的结果有关。“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做器械体操,赤脚跑,积累基础训练。”,在小学入学之前,中日之间就有差异。
实际上,这次沉没事故中牺牲者为零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所有人都准备了救生衣(小型船上乘务员不满12岁的情况下,法律上2人可以穿一件)。担心在海中得低体温症的船长们没有马上把孩子跳到海里,而是让他们移动到船下沉之前。另外,海水温度约为20度,比影响生命的目标的17度还要高。专家指出这些因素也很大。
尽管如此,围绕着这次事故,日本的体育教育和儿童的体力、协调性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中国的孩子的现状存在问题。在中国,这10年间肥胖的孩子增加了3倍,约5300万人被认为是肥胖儿童。也有数据显示,12岁到18岁的孩子中约有2%的人为糖尿病而烦恼。中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比日本更激烈的应试学习,所以不得不从小学生那里拼命学习。父母和教师有轻视运动的倾向,孩子们一边活动身体一边学习团体行动和协调性的机会很少是实情。作为重新审视中国孩子现状的机会,可以说日本这次的事故备受瞩目。
【榜公评论】:
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老子忽悠完,现在该轮到闺女了?中国人欠他们家的吗?遇难50多儿童的惨案,硬是被写成映照中国孩子教育问题的正面案例,船是日本造的吧?船长是日本人吧?船员也是日本人吧?不说事故原因,拿所谓会游泳来大灌鸡汤也是够够的。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孙冉-孙云晓之女 老子忽悠完女儿接着忽悠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