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角力》 全体80后们最讨厌的人

20230130110259271

 

天朝有大儒孙,其人善文,世人多称之以能。

某年日月,大儒忽发檄文,曰《夏营之角力》,以惊雷语震天下。文多逆耳忠言,道一叶之娓娓而画秋风近,望一管之凿凿而窥豹斑全。又哭天朝束发以孱弱,而赞倭国总角为健儿。放言天朝学馆祸根深种,失始发之地而铸他日败亡之局也。其文气甚雄、意颇高,又多有苦心谏言,斑斑泣血,见于行间。

文甫出,世皆哗然。多有忠良作痛心疾首颜,发捶胸顿足状,只叹先祖壮烈、创业维艰,不意儿孙纨绔、手无缚鸡之力也。一代奋起,一代垮塌,奈何奈何。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传世善言。诸严父慈母,贤师尊长以为家法,耳提面命不肖,谆谆告诫败儿。常曰:呲,汝欲为惠帝呼!不见东邻虎子,披星戴月,掘鼠罗雀,风餐露宿,衣衫褴褛,仍负重疾走数百里,远胜汝甚也!此刻奋起,尚有可为,但有放任,祸不远也!

纨绔不肖闻言,不啻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或悬梁刺股,或卧薪尝胆,或凿壁偷光,或程门立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稍歇。偶有梦醒,汗如泉涌,惶恐时日虚度也!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束发多已而立。天公无情,多有洪水地动肆虐天朝。天朝纨绔皆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勇于先而耻于后也。惠帝之名稍减,败儿之态渐无。

今有倭国重灾,地动继之海啸,又有核子杀局。全岛上下,黑云压城。是其时,昔日健儿畏灾如虎,裹足不前,推诿卸责,敷衍欺瞒。丑态见于天地,臭名闻于世间!

天朝纨绔大哗,此即虎子健儿乎!有好事者遍翻家法,列荒谬处若干,多言被欺!更有甚者,至大儒草堂鼓噪,呼喝连连,皆欲唾其面而后快!

舆情汹涌而大儒淡然,唯清酒一杯,浊泪两行,与壁挂之书对饮,细语曰:吾终不负先郎中所托也。。。

但见壁上有白纸一副,上书“大音希声”,又有“兵部战略忽悠司郎中某某题”字样。。。

20230130110306809

 

附:如何评价《夏令营中的角力》?

话说,这篇文章当年激发起我无穷的爱国心啊。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若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千方百计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球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地喘息。只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参加个夏令营不和喜欢的女孩打打闹闹,游山玩水,日本孩子还要苦大仇深得负重步行100公里。我都庆幸自己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了有木有。

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孩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我们常常抱怨中国的独生子女娇气,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可这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
喂,这议员孙子是亲生的吗。还是中国家长好啊(虽然当年偷偷跑游戏厅打三国战纪和拳皇挨了不少打)。

据悉,这次由日本福冈民间团体组织孩子到中国探险的活动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和新闻机构、企业不仅提供赞助,政界要员和企业老板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探险队。许多教授、工程师、医生、大学生、小学教师自愿参加服务工作。活动的发起者、该团体的创始人河边新一先生与其三位女儿都参加了探险队的工作。他们的夏令营向社会公开招生,每个报名的孩子需交纳折合7000元人民币的日元。一句话,日本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国外历险受罪。
日本人是有病吗,花钱找人虐自己孩子。

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可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第二,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敢不敢为此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许多人对探险夏令营赞不绝口,可一让他们承办或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来,却都缩了回去,这说明了什么呢?
看到这里,我已经把日本想象成丛林社会了。好可怕有木有。我还是在中国窝着吧。

当年,我看这文章的时候还想着作者真是春秋笔法明褒暗贬,把日本写成斯巴达式的野蛮社会,匈奴人的原始部落。

多年之后,上了高中,读完大学,出来工作了,再回看这篇文章却(讥)笑不出来。

文中的日本是假的,但文中的日本人形象却也是真的–这就是当年中国人心目中一个来自发达国家的文明人形象。为什么这篇文章在教育界经久不衰,以致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都听说过?为什么当时国人心中向往的是这种斯巴达式的社会价值?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甚至到这个时代,中国家长心目中的理想的中国社会。

这甚至能拿来解释今天的种种怪现象。为什么杨永信这么多年倒不了?为什么会有国学班这种不研经史六艺,整天拿蒙学骗人的东西?你以为所谓理想社会应该是英特纳雄耐尔,以为是《礼记》写的《天下为公》。其实他们心中子孝(父还不用慈)弟悌,内卷化的社会才是他们的理想。

 

就这样一个靠给80后泼脏水起家的精日伪专家,现在居然依旧能再国内混的风生水起,真是奇也怪哉!

【榜公评论】

80后们最痛恨的人,没有之一。这篇报道成了很多老师批评教育我们的原动力!没啥说的,必须给他列上!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角力》 全体80后们最讨厌的人

赞 (0)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