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舔完洋主子递来的居留卡,转身就对着故土狂吠 —— 这类人最擅长的,就是把 “移民” 活成 “认贼作父” 的荒诞戏码。他们攥着用母语家教、家乡特产换来的第一桶金润出去,转头就把汉字称作 “落后符号”,把春节骂成 “封建余毒”,仿佛多吐一口唾沫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就能洗掉骨子里的黄皮肤印记。
他们的 “恨” 从来都廉价又双标。刷到国内高铁突破的新闻,会阴阳怪气 “都是面子工程”;可自己在国外挤着百年历史的破地铁,却要拍张照配文 “复古的浪漫”。看到同胞穿唐装会跳脚 “不合时宜”,转头却在洋人派对上套着廉价旗袍,扭捏作态扮 “东方玩偶” 讨欢心。更可笑的是,他们一边骂 “国内人情虚伪”,一边又在华人圈里扒着关系求同胞帮忙办手续;一边诋毁 “中餐油腻”,一边又在唐人街的餐馆里,用母语跟老板砍价要多放两勺辣椒油。

最露怯的莫过于社交平台上的 “表演秀”。看到外媒抹黑中国的假新闻,比洋主子还积极,复制粘贴一堆漏洞百出的谣言,配文 “早就说过那边不行”。可一旦有留学生截图甩出数据打脸,比如国内 5G 覆盖率、脱贫成果的具体报告,他们就立刻切换嘴脸 —— 要么删评拉黑装死,要么转移话题骂 “你被洗脑了”。有次有人扒出某 “恨国党” 前一天还在朋友圈晒母亲从国内寄来的腊肉,转头就骂 “国内食品全是科技与狠活”,评论区满屏 “您倒是别吃啊” 的嘲讽,把他的虚伪扒得连底裤都不剩。

就连讨好洋邻居的戏码,都演得漏洞百出。有个家伙为了跟隔壁白人主妇套近乎,主动凑上去说 “我们中国的端午节特可笑,就是搞迷信吃粽子”。结果人家主妇眼睛一亮,说 “我女儿正在学中国文化,说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还跟我讲龙舟竞渡的故事,你作为中国人怎么不知道?” 这话像耳光似的扇在他脸上,他支支吾吾半天,最后憋出一句 “那都是老黄历了”,灰溜溜地逃回屋里,连邻居递来的饼干都没敢接 —— 毕竟连自己国家的传统都要踩一脚,连外人都看不过去。
这群人本质上就是没脊梁的 “殖奴”。以为把中国骂得越狠,就能越讨洋主子欢心,却忘了自己连人家的笑话都听不懂时,是靠家乡的段子缓解尴尬;忘了自己在异国街头被歧视时,是同胞递来的一杯热茶暖了手。他们像极了被遗弃的野狗,对着旧主龇牙咧嘴,只为在新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可最终换来的,不过是 “二等公民” 的冷眼和 “假洋鬼子” 的唾弃 —— 毕竟连自己根都能剜掉的东西,谁会真的瞧得起?
欢迎转载、分享、评论、爆料:黑榜 » 殖奴丑态百露 方伟:中国稀土管控政策是失心疯

黑榜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